文章来源:由「百度新聞」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"https://xw.qq.com/amphtml/20220129A07PEK00"
“移動理發店”開進社區廣場,幫助老人們精神抖擻迎新年;跨省班車“鏈接”兩地期盼,讓員工們“一部直達”回老家過大年;一場“微心愿”認領引來如潮關切,幫助轄區內的困難兒童過上一個幸福年……春節臨近,在金山區朱涇鎮,穿著各色馬甲的志愿者仍活躍在大街小巷,以365天服務“不打烊”的愛心服務向百姓傳遞溫暖,也引領了小鎮“過年新時尚”。“聽完大戲看花燈,看完花燈吃大席”近日,一場“歡樂春節幸福鄉村”2022年金山區“我們的節日·春節”主題活動在朱涇鎮新涇村火熱開展。備受群眾喜愛的滬劇《大雷雨》選段,展現農村豐收景象的笛子獨奏《揚鞭催馬運糧忙》,用朱涇鈸子書演繹的《“六個朱涇”譜新篇》……臺上文藝愛好者表演得熱情洋溢,有板有眼;臺下觀眾們聽得津津有味,掌聲不斷。“聽完大戲看花燈,看完花燈吃大席,這三樣齊了,就算把年過圓滿了。”年近80歲的新涇村村民沈伯伯笑說,這一次,總算找回了“老底子”熱熱鬧鬧過大年的味道。在臺下的民俗文化展示區,同樣活躍著眾多朱涇本土志愿者。阮國紅就是其中的一員,已投入志愿服務近10個年頭。在花燈展位上,她像往常一樣帶著組員們扎骨架、塑形、剪貼、著色。“幾個月前就開始準備了,做花燈需要時間,我們既要有成品展示,還要有現場演示,有賞有做才能讓大家感受到過年的氣氛。”談及志愿服務的經歷,阮國紅更是打開了話匣子,“從前下班閑暇時,就喜歡參加各類文化活動。每一次‘文化配送’,都能看到有一群身穿馬甲的志愿者展示不同的才藝,給群眾帶來快樂,久而久之,我也被他們的熱情所感動。后來,我憑借著做花燈的手藝,也報名成為一名文化志愿者”。“戲曲大餐”“非遺大餐”“民俗大餐”“書香大餐”……近年來,朱涇鎮深入挖掘傳統節日文化內涵,緊緊圍繞慶團圓、辭舊歲、美風尚等主題,舉辦了一系列多姿多彩的活動,營造了濃厚的春節氛圍,豐富了群眾節日文化生活,形成了文明和諧的良好風尚,也讓“我們的節日”主題活動成為小鎮深入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和展示平臺。“十個一”項目,引領小鎮過年新時尚像阮國紅這樣的“身邊好人”不在少數。近年來,金山區把“好人文化”作為城市建設的精神坐標和全國文明城區創建的重要內容,持續深入開展“我推薦、我評議身邊好人”活動,充分發揮網絡優勢,設立“金山好人榜”,通過身邊好人“月推季選”,形成了先進典型不斷涌現、社會價值廣泛認同的“金山好人現象”。在近日的活動現場,就有11位新鮮出爐的“金山好人”走上臺前,分享好人故事,被授予“金山好人”殊榮。其中,就包括不久前在朱涇萬安市場臨危不亂英勇救火的劉善樸。作為當天活動的重頭戲,暖春與共“十個一”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系列活動也正式啟動。據悉,朱涇鎮于2021年春節面向留滬職工首次發起暖春與共“十送”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,得到了各界志愿者的熱烈響應,收獲廣泛好評。今年新春,朱涇鎮進一步拓展外延,推出2.0版的暖春與共“十個一”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系列活動,以“關愛他人、關愛社會、關愛自然”為主要內容,倡導“送出一份關愛、提供一期陪伴、開展一輪走訪、舉行一場活動、發出一紙倡議、美化一次環境、送上一張車票、參與一次值班、傳遞一波溫情、組織一次觀影”,引導和動員更多的志愿者把各式服務送往不同的需求人群。據統計,春節期間,預計有近300名志愿者加入暖春與共“十個一”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系列活動,將服務各類群體逾5000人次。“我們希望通過因地制宜地打造一些有‘感染力’的活動,讓志愿者們發自內心地動起來、熱起來,逐漸將志愿服務當作一種生活方式,持續激發‘好人’效應,讓志愿之光在照亮自己、照亮他人的同時,照亮我們整座小鎮。”朱涇鎮黨委書記夏紅梅如是說。查看網友的精彩評論
關鍵字標籤:台北染髮推薦 |